昨天在YCK Swimming Complex收到一個BBQ party的邀請,今天抱著融入當地人生活的心態決定去一探究竟。不過因為今天白天上班到六點,回來休息一下之後到體育場完成今天的有氧訓練,最後要出門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多了。從Bras Basah走到Farrer Park,兩公里多,大概走了二十分鐘。
到了那邊以後發現是個Condo,跟我租的組屋HDB完全是不同等級的東西。樓下有游泳池跟健身房,感覺很像飯店。門口的印度籍警衛要我在訪客本上簽名,結果發現要註明幾號幾樓。但是邀請我來的人沒有告訴我是幾樓啊!正當這時候發現我的預付卡不只是網路過期了,連電話門號也不能用!還好我之前下載了新加坡的公共Wifi專用App,走到旁邊的mall去連上Wifi。結果等進到人家家裡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半,食物都吃光了,好像連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最後勉強找到幾罐已經沒氣的通寧水,給比我還晚到的德國球友還有後來聊起來的馬來西亞女生做了幾杯Gin Tonic。結果到了一點多,主人說派對要結束了,要請大家離開。馬來西亞女生跟我說,屋主對於一些人(就是我們這些比較晚來的)沒有帶東西過來覺得不太高興,似乎還對德國人說下次記得帶些東西來。
結果我們決定回德國球友家續攤,搭計程車到了他租的Condo。所以後來我們一個台灣人、兩個德國人、一個馬來西亞人跟一個白俄羅斯人就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大部分的話題其實我差不多都忘記了,我只記得聊過以後就有點明白為什麼以前在99總是看到很多歐美人士喜歡在那邊泡到天亮,因為對他們來說那是正常的party時間XD。根據德國球友的說法,他們那邊的地鐵在週末會開到兩三點,而有些夜店會五六日一連著開不關門,他們也覺得要開趴喝酒就是基本要到個六七點(所以對於今天稍早那攤居然一點半就趕人相當不滿)。另外一件事情是,席間最年輕的白俄羅斯人對於社會跟經濟的思想感覺挺靠右的,這點有些令人意外(嗯我就是對前蘇聯集團國家有刻板印象)。不過總之我第一次參加電影裡面常看到的這種客廳party,還挺有趣的,雖然也是有小小地文化衝擊一下。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生活] 新加坡 DAY016
今天仍然是白天上課,晚上打球的日子。今天下課留在會館做了胸部跟肩膀的重訓,對晚上動作的影響意外地有點大。在完全熱開以前覺得對肩膀有點失去控制,連起跳要引臂感覺都怪怪的。
今天跟德國球友聊得稍微比較多,談到德國那邊沒有校隊跟學生聯盟,年輕的學生都是在學校上課到三點,然後到當地的球會去參加有興趣的體育活動。排球在那邊不算熱門,雖然也有聯賽,但是進場的人數很少,可能一兩千人,大概只能坐滿十分之一的觀眾席。那邊最流行的還是足球跟手球。那邊的裁判跟教練證照也是分成幾個等級,不過因為我聽力不是很好,這邊他講的英文我不是全部都懂,大致上跟台灣有點像,不過「似乎」在這方面的培訓上,有高階證照的人可以自己開課(這是從這個話題能聽懂的少數資訊拼湊出來的XD)。
也有聊到語言方面的狀況。有點令人意外,他說英語在德國也是大家只有在學校裡面學,跟台灣一樣,跟我以前聽說的狀況差滿多的。我個人不太相信,因為我目前還沒遇過英文不好的德國人...而之前聽說德國南方跟北方的心結似乎是真的存在。「我不想說我們不喜歡彼此。不過....我們真的不喜歡彼此!」我問到是不是可以用servus跟人打招呼,結果被說還是不要用這個字跟他(來自漢堡)打招呼比較好。北方人口語用的字是moin。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他建議還是用一般的字比較安全,我猜大概是指Hallo、Guten Tag之類的字眼吧。
中間休息的時候有球友問我們要不要參加明天在另外一個人家裡的烤肉party,在考慮要不要去看一下,順便幫忙做調酒XD
今天跟德國球友聊得稍微比較多,談到德國那邊沒有校隊跟學生聯盟,年輕的學生都是在學校上課到三點,然後到當地的球會去參加有興趣的體育活動。排球在那邊不算熱門,雖然也有聯賽,但是進場的人數很少,可能一兩千人,大概只能坐滿十分之一的觀眾席。那邊最流行的還是足球跟手球。那邊的裁判跟教練證照也是分成幾個等級,不過因為我聽力不是很好,這邊他講的英文我不是全部都懂,大致上跟台灣有點像,不過「似乎」在這方面的培訓上,有高階證照的人可以自己開課(這是從這個話題能聽懂的少數資訊拼湊出來的XD)。
也有聊到語言方面的狀況。有點令人意外,他說英語在德國也是大家只有在學校裡面學,跟台灣一樣,跟我以前聽說的狀況差滿多的。我個人不太相信,因為我目前還沒遇過英文不好的德國人...而之前聽說德國南方跟北方的心結似乎是真的存在。「我不想說我們不喜歡彼此。不過....我們真的不喜歡彼此!」我問到是不是可以用servus跟人打招呼,結果被說還是不要用這個字跟他(來自漢堡)打招呼比較好。北方人口語用的字是moin。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他建議還是用一般的字比較安全,我猜大概是指Hallo、Guten Tag之類的字眼吧。
中間休息的時候有球友問我們要不要參加明天在另外一個人家裡的烤肉party,在考慮要不要去看一下,順便幫忙做調酒XD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生活] 新加坡 DAY 013 新加坡的排球人
在這邊也打了快兩個禮拜的球,這邊的球場文化跟台灣真的有不少差異。
首先是新加坡不像台灣有很多免費的室外場地,會變成大家在固定的時間會自動聚集的野場名勝。可能是因為學校都沒開放,而運動中心那類的場地通通要事先登記跟繳費,包括室外場地(這裡以我去過的CCAB為例,室外場地是跟室內一樣,到了有借場的時間阿伯才會來架)。目前我遇過免費的場地只有聖淘沙的沙排,因為東西都是大家自己帶去架,另外還有體育場的沙排場,不過體育場的場地晚上平常好像常常沒人用,幾次去看到都是空的,感覺非常可惜……總之這邊沒有像什麼假日去台大報play4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要認識那些會去借場地的社團的人,透過對方的邀請才會有知道有場地可以打球的資訊。也可能是因為這邊場地都是每週開放借下週的場,而且一次只能借一塊,所以也不流行像現在實踐那種一季一季的大社團,都是同一個團的人自己在Whatsapp群組裡面統計人數。
![]() |
大概就是這樣統計,主揪會貼出場館資訊, 要打的人自己在底下複製貼上,然後補上自己的名字 |
![]() |
21分結束 |
![]() |
每一場完都會握手,是台灣沒有的習慣 |
感覺這裡的排球圈子很小,去哪裡都會遇到熟面孔。而最讓我感受到差異的地方大概是處理球的觀念。不曉得是不是我跟的團大家習慣找最近的人舉,常常會有球接到一號位置修給副攻,或接到三號跟六號位置之間修給攔中的狀況,打主攻的人處理球的機會反而沒那麼多。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這裡的室內場地雖然也有禁止飲食,不過執行超不徹底XD,每個團聚會的時候都會帶各式各樣的零食,而且現場也有販賣含糖的運動飲料,是一個印度員工用推車拖著活動冰箱在賣,有水跟運動飲料,一瓶一塊錢。
![]() |
疑似蝦味仙的東西,想想台灣的蝦味仙應該是受到東南亞零食的啟發吧 (※體育館內禁止飲食!) |
![]() |
CCAB室內場的球柱,齒輪在內側 |
![]() |
球友自備的標竿,直接裝在標誌帶旁邊附的帶狀空間, 然後把標誌帶用魔鬼沾粘上去 |
![]() |
手持式哨音! |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生活] 新加坡 DAY 012 CCAB
今天跟的團在上次去過的CCAB室內場,就是上次看到寫著教育部那棟建築。我從一樓的入口進去,看到的是游泳池、足球場(其實不太確定,不過沒有七公尺線,應該不是手球場,會不會是曲棍球場呢?),當然還有室內的多功能球場。
今天這團幾乎全部都是菲律賓人,程度差不多就是沒有什麼訓練但是一起打了很久的那種團。菲律賓人的體能條件真的不錯,反應都蠻快的,只是沒有基本動作跟觀念,所以常常有網前極其艱難的球救得起來,但是後排稍微需要移動防守的球卻失分,或是經常把球修給其實不方便處理的人等等的狀況等等。總之節奏跟在台灣常常遇到校隊或系隊球員差滿多的。不過以沒經過訓練的球員來說,他們扣球的成功率倒是比在台灣遇到的人要高出非常多。
我們這隊有一個保加利亞人。休息的時候跟他聊了一下,他說保加利亞現在不流行學俄語了,雖然他們曾經是蘇聯的衛星國。俄語似乎只有在我們父母那一代是主要的第一外語,現在比較多人學英語或德語。他們日常語言中來自英語的外來語很少,只有OK比較常用,不過在那邊保英夾雜似乎會受到他人的厭惡。在保加利亞,歐盟跟俄國各有支持者,不過雙方都各自有很多令人失望的地方。聽他的說法,在他五年前離開的時候,似乎傾向俄國的人比較多一些。
四點之後本來參加的團結束了,不過隔壁團也有人事先邀請我,所以就移動到隔壁場。這團應該是目前為止參加過強度最高的團,感覺有練過的人比較多,節奏比較正常一些。之前看過的幾個很厲害的菲律賓人在,還有個跳很高的越南人。雖然說強度上還是比起以前在台北比較激烈的地方要差一些,不過基本上還算有趣,或許是個可以試著長期參加的團。
我們這隊有一個保加利亞人。休息的時候跟他聊了一下,他說保加利亞現在不流行學俄語了,雖然他們曾經是蘇聯的衛星國。俄語似乎只有在我們父母那一代是主要的第一外語,現在比較多人學英語或德語。他們日常語言中來自英語的外來語很少,只有OK比較常用,不過在那邊保英夾雜似乎會受到他人的厭惡。在保加利亞,歐盟跟俄國各有支持者,不過雙方都各自有很多令人失望的地方。聽他的說法,在他五年前離開的時候,似乎傾向俄國的人比較多一些。
四點之後本來參加的團結束了,不過隔壁團也有人事先邀請我,所以就移動到隔壁場。這團應該是目前為止參加過強度最高的團,感覺有練過的人比較多,節奏比較正常一些。之前看過的幾個很厲害的菲律賓人在,還有個跳很高的越南人。雖然說強度上還是比起以前在台北比較激烈的地方要差一些,不過基本上還算有趣,或許是個可以試著長期參加的團。
![]() |
室外剛好也有團 |
![]() |
晚上出來的時候看到的室外小型足球場,都是女生在玩 |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生活] 新加坡 DAY 009
今天是禮拜五,接下來要迎接開始新生訓練以後的第一個週末(不過其實也只有休一天禮拜六)。今天去的地方是另一個運動去的地方是另一個運動中心(其實我不知道當地怎麼說這些地方,不過就我看起來我覺得都稱為運動中心似乎沒問題),靠近楊厝港(Yio CHi Kang)地鐵站。這邊的氣氛比較不像國家體育場,比較接近前幾天去的植物園那邊,就是各種運動場地,沒有巨蛋也沒有mall。
今天這團有些相當有程度的人,一問之下聽說是有在打業餘的沙排球隊。有一位跟我聊天的球友是當地人,打球相當聰明,感覺有點像在台灣會遇到的那種很有經驗的校隊選手,他說是在中學練的球。不過我聽星式英文還是有點吃力,大概聊了一下這邊的排球生態還有比賽等等,沒有全部聽懂他在說什麼。沙地感覺是一個很好用來檢驗關於移動跟跳躍動作的地方;重心只要一個沒調整好,馬上就跳不起來,更不要說防守的時候不預先準備,等球打出來才移動,根本不可能碰到。希望以後正式上工以後還有時間多摸一下沙灘排球啊。
今天這團有些相當有程度的人,一問之下聽說是有在打業餘的沙排球隊。有一位跟我聊天的球友是當地人,打球相當聰明,感覺有點像在台灣會遇到的那種很有經驗的校隊選手,他說是在中學練的球。不過我聽星式英文還是有點吃力,大概聊了一下這邊的排球生態還有比賽等等,沒有全部聽懂他在說什麼。沙地感覺是一個很好用來檢驗關於移動跟跳躍動作的地方;重心只要一個沒調整好,馬上就跳不起來,更不要說防守的時候不預先準備,等球打出來才移動,根本不可能碰到。希望以後正式上工以後還有時間多摸一下沙灘排球啊。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生活] 新加坡 DAY 008
今天下班以後的行程仍然是體育場,不過這次是要來跑步。走出體育場捷運站,往跟沙排和mall相反的方向走,就是室外田徑場。走到這邊的時候發現這邊有些帳篷,好像是在辦什麼活動。旁邊的人感覺都是一個教練配幾個選手的模式在行動,而且衣服或外套上面都是各國的國旗!還不是只有新加坡的而已!正在研究這邊是不是適逢什麼比賽被當作練習場地的同時,下雨了……只好去體育場的另一邊亂晃。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生活] 新加坡 DAY 007
不知不覺來這邊快要一個禮拜,完全沒想到七天會有五天有打球的行程。今天是去新加坡的國家體育場,捷運站就叫做體育場(Staduim)。這邊就是加強版的小巨蛋,根據我走馬看花的觀察,有一個主球場,裡面主要是一個足球場,但是就像小巨蛋裡面有藏健身房一樣,它們的主場館裡面也有別的東西,似乎也有室內排球場可以用。同時這裡還有國立體育圖書館、體育博物館等等,應該就是這個國家的體育中心。同時照例也有mall,當然主要的內容就是運動相關的器材、服飾、健身房等等,不過當然也有很多跟運動無關的商店,比較特別的是在一樓的中心有一個攀岩場,從B2延伸到三樓。
今天是來打沙灘排球。有點類似新店的陽光運動中心。由於今天的人比較少,而且一邊只有四個人,所以必須比較認真移動。距離上次打沙灘排球的時間應該可以用年來計算,幾乎已經忘記在沙上跑跳是如此累人,特別是這個場地的沙子比起聖淘沙海灘又更軟,後來實在有點喘。不過球友告訴我這裡有跑道可以用,似乎有比較近的場地可以做有氧的訓練了。
今天是來打沙灘排球。有點類似新店的陽光運動中心。由於今天的人比較少,而且一邊只有四個人,所以必須比較認真移動。距離上次打沙灘排球的時間應該可以用年來計算,幾乎已經忘記在沙上跑跳是如此累人,特別是這個場地的沙子比起聖淘沙海灘又更軟,後來實在有點喘。不過球友告訴我這裡有跑道可以用,似乎有比較近的場地可以做有氧的訓練了。
訂閱:
文章 (Atom)